10 月 24 日,北京海关发布统计数据显示,2025 年前三季度京津冀地区出口总额达 1.07 万亿元,同比增长 5.2%,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。其中 9 月单月出口 1342.3 亿元,同比增长 13%,环比增长 5.4%,首次突破 1300 亿元关口,实现 4 月至 9 月连续 6 个月同比、环比双增长,区域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回升动能。
从贸易结构看,“主力军” 与 “高含金量” 特征凸显。民营企业作为稳外贸核心力量,前三季度有出口实绩企业达 3.54 万家,较去年新增 3869 家,出口额 5001.2 亿元,占区域出口总值的 46.6%,同比增长 15.7%,拉动整体出口增长 6.7 个百分点。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尤为亮眼,船舶出口 290.5 亿元,同比激增 170.1%,仪器仪表、医疗仪器出口分别增长 15%、18.7%,生物医药、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形成集群优势,推动出口 “含新量” 持续提升。机电产品作为出口压舱石,贡献 56.7% 的出口份额,其中汽车零配件出口 453.1 亿元,增长 14.2%,集成电路出口 326.3 亿元,展现产业链核心竞争力。
市场拓展方面,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。前三季度京津冀对共建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出口 6215.6 亿元,同比增长 7.5%,占出口总值的 57.9%。其中对非洲出口增速达 31%,拉美市场增长 15.2%,中东市场增长 10.4%,东盟市场保持 3.9% 的稳定增长,形成 “多元支撑、重点突破” 的市场格局。这一成果与区域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密不可分,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口首次突破 1500 亿元,综合保税区出口增长 11.1%,两大平台以不足千分之七的企业数量贡献超二成出口总值,成为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。
出口规模的持续攀升,得益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度赋能。通关便利化改革不断突破,京津冀国际贸易 “单一窗口” 上线协同服务,“船边直提”“抵港直装” 模式全面推广,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实现异地报关 “一次办结”,大幅压缩货物流转时间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,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 形成 1 至 1.5 小时交通圈,港口、铁路、公路无缝衔接,为货物快速集散提供支撑。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释放,“北京研发、津冀制造” 模式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转化,船舶制造、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在区域内优化布局,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
北京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深化京津冀海关协同监管机制,推进 “三地一单” 通关模式全覆盖,提升跨境贸易效率。同时依托区域产业优势,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、高端装备等出口新增长点,拓展与 “一带一路” 国家的产业链合作。随着区域协调发展与高水平开放的持续推进,京津冀外贸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态势,为全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力。

河口桀睿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,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:专业进出口报关、国际贸易结算、进出口单证办理、进出口物流配送、货物仓储、中缅专线物流等,全力打造成为“外贸门到门一条龙”的外贸综合服务体。
电话:4000-888-707
传真:0692-4116315
邮箱:yunnanjierui@163.com
杨经理 手机:19526696809 QQ:23165419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