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8月26日清晨,当第2199列中欧班列缓缓驶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时,海关关员张伟手中的智能终端同步跳动着最新数据:今年前7个月口岸货运量达1128万吨,同比增长3.3%,较2022年疫情前同期增长12%。这座中蒙最大陆路口岸正以日均1000辆次货运车辆、12列中欧班列的吞吐量,刷新着亚欧大陆桥的流通纪录。
在公路口岸智能卡口,满载蒙古国铜精矿的货车正通过"提前申报"系统快速通关。"现在从入境到放行只要15分钟,比去年提速40%。"蒙古国司机巴特展示着电子关锁上的二维码。这种效率提升源于海关推行的"双24小时"机制——重要物资应急通关和预约查验全天候响应,使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30小时内。铁路口岸同样繁忙,龙门吊将来自长三角的太阳能板精准装入班列集装箱,这些货物将在14天后抵达德国杜伊斯堡。
货运结构的优化折射出中蒙经贸合作深度。在海关监管仓库,价值2.3亿元的蒙古国铁矿石正通过"保税混矿"政策加工转运,而相邻的冷链区里,首批通过"绿色通道"进口的300吨羊肉已完成检疫。"上半年能源矿产进口占比稳定在65%,但机电产品出口增长27%,特别是新能源设备出口量翻番。"二连海关统计分析科科长李敏指着大屏幕上的贸易图谱说。中欧班列的数据更具说服力:8.2%的增速背后,是"蒙煤东运"专列与"中国制造"西行班列的双向奔赴,目前经该口岸的中欧班列线路已拓展至53条。
智慧口岸建设为流量增长提供了技术支撑。在海关指挥中心,AR实景地图上实时显示着所有在港货物的位置和状态。"我们开发了‘口岸大脑’系统,能自动分流异常车辆,使查验效率提升3倍。"科技应用科负责人王强演示着区块链溯源功能,每票货物的通关记录都形成不可篡改的电子凭证。这种数字化变革让企业切实受益:内蒙古某外贸公司财务总监刘燕算了一笔账,通过"两步申报"改革,公司每月节省滞港费超20万元。
随着9月蒙古国传统节日临近,口岸迎来年度运输高峰。据预测,单日货运量将突破6万吨,创下近三年峰值。二连浩特市政府口岸办主任赵刚表示,正在推进的智能卡口三期工程将使通行能力再提升30%。当又一批载着"一带一路"建设物资的列车呼啸而过时,这座北疆口岸正以3.3%的增速,书写着新时代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流量密码。

河口桀睿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,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:专业进出口报关、国际贸易结算、进出口单证办理、进出口物流配送、货物仓储、中缅专线物流等,全力打造成为“外贸门到门一条龙”的外贸综合服务体。
电话:4000-888-707
传真:0692-4116315
邮箱:yunnanjierui@163.com
杨经理 手机:19526696809 QQ:23165419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