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5日,记者从“开好局、强信心、促发展—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”系列新闻发布会怒江专场发布会上获悉,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始终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“守底线、抓发展、促振兴”的核心任务,推动8.08万脱贫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202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15元,增长8.4%,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,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6174元,增长14.18%。
紧盯增收目标,通过“四大途径”确保群众增收提速。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,抓稳岗就业促增收,开展“技能泸水”职业培训38期,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6.56万人,目标完成率100.5%;抓产业发展促增收,226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带贫益贫,带动1.89万脱贫户7.42万人直接获益;抓资产增益促增收,盘活用好三块地资源,86个村集体经济收益2775万元,增长65.97%;抓以工代赈促增收,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5个,吸纳近4300人次就近就地务工,人均获酬6000元以上。2023年前三季度,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3688.82元,增长17.45%。
紧盯重点群体,通过“五个强化”守牢防返贫底线。强化走访排查,4522名干部分乡划片每季度走访排查,完成20876户信息采集和数据更新录入工作,精准纳入监测对象3327户11341人;强化监测预警,注重信息筛查比对,精准预警信息1.1万余条;强化结对帮扶,4522名干部与1.13万脱贫户和三类监测对象结对,“一户一策”精准帮扶;强化督查问效,健全“调度、暗访、问责”机制,推动乡镇(街道)、行业部门及帮扶单位工作全落实;强化救助事项办理,受理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申请困难问题105件并及时办结,办结率100%。
紧盯政策机遇,通过“三项措施”巩固成果促振兴。一是运用好各类帮扶力量,强化沪滇协作和定点帮扶,浦东新区、中交集团等投入2.01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9个,经济发展基础更加夯实;强化“组团式”帮扶,28名交流干部倾力发挥传帮带作用,教育卫生事业水平稳步提升。二是发展好三大经济,整合17.78亿元资金实施乡村振兴项目160个,衔接资金投向产业占比超过64%,泸水精品咖啡列入云南咖啡产业集群。建设对缅开放合作新高地,片马口岸上半年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7.31亿元,增长543.1%,增速位居全省第二。成功打造1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,峡谷特色农业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大关。三是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, 623个基层党组织9601名党员带头弘扬文明新风,以党建引领助力农村基层建设,基本建成37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、6个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和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,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;完成生态修复和“怒江花谷”建设等1万余亩,新植树19.82万株,以绿美行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,基本建成1个绿美乡镇、60个绿美村庄和8400户“美丽庭院”,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。
云南网记者 杨萍 实习生 马官雪
责任编辑:杜诗雨

河口桀睿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专注于中缅进出口贸易服务,服务贯穿整个国际贸易流程:专业进出口报关、国际贸易结算、进出口单证办理、进出口物流配送、货物仓储、中缅专线物流等,全力打造成为“外贸门到门一条龙”的外贸综合服务体。
电话:4000-888-707
传真:0692-4116315
邮箱:yunnanjierui@163.com
网址:www.jieruifwdr.com
杨经理 手机:19526696809 QQ:2316541978